功能選單
  • 主冊
  • 專章
  • 附冊
  • 附錄
國民小學非現職教師18小時學習扶助師資研習課程
對應面向:教學創新精進
方案名稱:A5 創新師培專業發展培力
活動日期
2025-03-15 至 2025-03-15 止
活動時間
114年3月15日(六)8:30至114年3月15日(六 )19:30
辦理地點
求真樓K602、604、606
參與人數
總參與人數: 88 人
本校學生: 88 人
活動理念
本處於113學年度第2學期推動學習扶助機制,致力於支持與評估研究生的課業學習,並展現其學習表現與成果。透過高教深耕計畫,辦理相關學習扶助活動,以提升師資生的學習成效與實務操作能力。本計畫強調強化師資生的學童學習診斷與評量能力,增進對低成就學生心理與學習動機輔導的理解,並培養其運用科技化評量系統進行學習扶助的能力。此外,計畫亦著重於教材教法與教學策略的實作訓練,期望全面提升師資生的專業素養與教學實踐能力。
辦理情形










為強化研究生對課業學習的支持與輔導機制,並展現學習成效與成果,本處於113學年度第2學期推動學習扶助計畫,透過高教深耕計畫辦理系列培訓與實務應用課程,提升師資生的學習輔助與實務操作能力。本計畫涵蓋多面向,包括學童學習診斷與評量、低成就學生的心理輔導、科技化評量系統應用,以及國語與數學補救教學策略等,期望全面提升師資生的教學專業與教育輔導能力。



1. 學習扶助師資研習



本計畫辦理學習扶助師資研習課程,總計18小時,區分為國語組數學組、英文組,透過專業講師指導,協助師資生掌握學習扶助的核心概念與實作技能,為未來的教學應用奠定基礎。



2. 學生學習扶助系統之建置與運作



本課程首先引導師資生認識影響學習成效的因素,包括學業低成就的可能成因、學習品質的影響因素,以及台灣學生目前的學力狀況。為因應學業低成就問題,國教署建置學習扶助系統,推動學習扶助的核心價值,實現教育公平與社會正義。本課程將使師資生深入理解教育部的願景與策略,以及教育行政單位、各級學校與教師在學習扶助機制中的角色與責任,並學習如何建構學習扶助諮詢與輔導系統。



3. 低成就學生的心理特質與學習動機輔導



本單元透過實務案例研討,幫助師資生認識低成就學生的學習困境、情緒與行為特徵,並探討影響學習動機的關鍵因素,如缺乏興趣、學習無意義感及低自我效能感等。課程將指導師資生如何調整學生的成敗歸因,建立學習目標,並依不同學習特徵的學生設計適合的補救教學策略。此外,學員將學習透過觀察、訪談、成就測驗及興趣量表等方式分析學童的心理特質,並運用有效的教學與班級經營策略,如塑造良好學習氛圍、設計具成就感的課程、強化學習目標設定、減少惡性競爭及適當運用增強物等,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



4. 科技化評量系統與教學應用



本單元將介紹科技化評量系統的運作,包括平台操作、測驗報告解析及回饋應用,讓師資生學習如何運用評量數據診斷學童的學習落點與迷思概念,並根據測驗結果規劃補救教學計畫。



5. 補救教材與教學策略



本課程旨在提升師資生的各科補救教學能力,並培養其運用多元教材與策略幫助學生提升語文能力。



總結



透過本計畫,我們期望培養師資生具備專業的學習扶助知能,提升其學童學習診斷與補救教學能力,並運用科技評量工具提升教學成效。透過理論與實務並重的課程設計,使師資生能在未來的教學現場中發揮所學,幫助學生克服學習困難,實現更公平與有效的教育機會。










師資生上分組課程之情形
師資生上共同課程之情形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