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選單
  • 主冊
  • 專章
  • 附冊
  • 附錄
鱷鄰居活動課課程設計-爬孩大揭秘
對應面向:教學創新精進
方案名稱:A8 培育探究與實作之整合型人才
活動日期
2024-10-16 至 2024-10-16 止
活動時間
下午1:30-4:30
辦理地點
科學樓D104
參與人數
總參與人數: 22 人
本校教師: 1 人
本校學生: 21 人
邀請來賓
鱷鄰居沙西米老師 (單韻珈老師)
活動理念












本次演講內容呼應總綱素養導向課程理念設計,以及當進行活體生物課程教學時,在設計規劃上需要注意及相關安全事項,並兼顧動物權與動物福利之生命教育理念。本次演講配合課程:科學教育活動規劃與指導與生態學,在自然科學的教學中,首重啟發、引導學生經由發掘問題、邏輯推理探究、閱讀理解資訊、進一步動手操作驗證等推導過程取得科學知識的核心概念及對知識內容的理解與應用能力,透過活體生物實作,讓參與者對於科學概念及課程活動設計實務有更深的理解。


本次演講內容呼應總綱素養導向課程理念設計,以及當進行活體生物課程教學時,在設計規劃上需要注意及相關安全事項,並兼顧動物權與動物福利之生命教育理念。本次演講配合課程:科學教育活動規劃與指導與生態學,在自然科學的教學中,首重啟發、引導學生經由發掘問題、邏輯推理探究、閱讀理解資訊、進一步動手操作驗證等推導過程取得科學知識的核心概念及對知識內容的理解與應用能力,透過活體生物實作,讓參與者對於科學概念及課程活動設計實務有更深的理解。
辦理情形
本課程邀請國內Youtuber鱷鄰居沙西米老師,藉由分享爬蟲類生物日常生活(鱷魚),並致力於鱷魚及爬蟲類生物介紹及科普知識,並傳達尊重生命及降低大眾對於鱷魚及爬蟲類的誤解與歧視,為國內首位以大眾普遍懼怕的生物(鱷魚)進行教育活動推廣之非制式課程教師,以鱷魚、守宮、球蟒等爬蟲類生物進行動物體驗課程,以及設計課程時需考量之問題,與參與學生進行互動與討論,藉由實際觀察生物及課程引導,深入瞭解爬蟲類生態地位、身體構造、分類特徵、習性與行為,最後並探討動物飼養、動物福利以及生命教育理念融入的做法。學生對於此次課程收穫豐富,對於未來在設計課程時,將有更多面向的考量。
圖1 近距離觀察鱷魚老師,驗證科學概念及實務操作
圖2 爬蟲類生物介紹、課程內容安排
圖3 爬蟲類生物觀察、課程內容安排
圖4 講者、參與學生及動物老師合影
回上一頁